

公司動態(tài)
金秋十月,伶仃洋上海天一色、潮聲陣陣,依傍著這片中國南海水域的城市群迎來深具意義的一天。
23日上午,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在廣東珠海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儀式,宣布大橋正式開通。
碧波之上,一橋飛架香港、澳門、珠海三地,以氣貫長虹的“中國跨度”,飛越滄海百年的歷史風云,展現(xiàn)當代中國的雄健風采。
2003年8月,國務院批準開展港珠澳大橋項目前期工作。2009年10月2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正式批準港珠澳大橋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標志著港珠澳大橋前期工作順利完成。當年12月15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開工,主體工程投資約480億元。
港珠澳大橋全長約55公里,其中跨海段42公里。由于路線經(jīng)過伶仃洋海域中最繁忙的主航道,同時又臨近香港國際機場,航空領域的建筑物高度限定使得該區(qū)域無法實現(xiàn)大跨徑、高塔結構物,因此隧道成為唯一可行的方案。為了實現(xiàn)橋梁與隧道之間的轉換,選擇在隧道兩端修建人工島,這就構成了港珠澳大橋的橋島隧相結合的建設方式。
在建設過程中,大橋共實現(xiàn)了海中人工島快速成島、沉管管節(jié)工廠化制造、海上長橋裝配化施工、120年耐久性保障、環(huán)保型施工、新材料開發(fā)及應用和大型施工設備研發(fā)七大領域的關鍵技術突破。
港珠澳大橋擁有世界最長海底沉管隧道,這也是我國首條在外海建設的沉管隧道和當今世界范圍內綜合難度最大、要求最高的沉管隧道之一。
港珠澳大橋是國家工程、國之重器。港珠澳大橋通車,無疑是“中國道路”前進里程表上閃亮的一站。此刻的夢圓,為更遠大的夢想插上了翅膀。港珠澳大橋如一條巨龍,舞動在瀲滟波光之上,寄托的是國家強盛之夢,展現(xiàn)的是“中國道路”的精彩卓越。
港珠澳大橋無人機拍攝圖
港珠澳大橋東人工島
工作車輛行駛在港珠澳大橋上
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
港珠澳大橋監(jiān)控中心
港珠澳大橋“中國結”橋塔
摘自新華網(wǎng)
整理:夏朝明